泽连斯基脱下军装一开口连说8次谢谢终于把特朗

发布时间:2025-08-21 02:27

  

泽连斯基脱下军装一开口连说8次谢谢终于把特朗普哄高兴了

  这次泽连斯基二次访美,再也没有穿自己标志性的军装,致辞的时候连说8次谢谢,明显把特朗普哄高兴了。

  8月18日,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步出白宫防弹轿车时,国际媒体的镜头敏锐捕捉到他着装的显著变化——这位战时总统标志性的橄榄绿军装卫衣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剪裁合体的藏青色西装,领口别着一枚小巧的乌克兰国徽胸针。

  这一细节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,美国《》评论称,这是泽连斯基“从战场指挥官到和平谈判者的形象重塑”。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外交策略。

  今年2月首次访美时,泽连斯基坚持身着军装,意在向特朗普传递“乌克兰仍处于战争状态”的强硬信号,却因拒绝美方要求更换正装的建议,最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爆发激烈争吵。

  此次二度访美,泽连斯基选择折中的风格:既未完全放弃象征国家主权的国徽元素,又通过西装革履的正式着装,向美方释放“愿意谈判”的明确信号。

  特朗普在会晤开场时便注意到这一变化,笑着称赞:“总统先生今天真是盛装出席。”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泽连斯基的语言策略。

  在与特朗普的双边会谈开场10秒钟内,他连续四次使用“感谢”一词,感谢美方为推动和平进程付出的努力,甚至提及“让欧洲从美国购买用于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”。

  这种高密度的致谢显然经过精心设计——今年2月的冲突中,特朗普曾公开指责泽连斯基“不懂得感恩”,而此次会晤前,泽连斯基团队专门研究了特朗普的沟通风格,将“感恩外交”作为核心策略。

  当被问及着装变化时,泽连斯基巧妙回应:“今天我以乌克兰人民的和平使者身份来到这里,西装是对和平的尊重。”

  此次会谈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乌克兰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。在与泽连斯基的一对一会谈中,特朗普作出一项令国际社会意外的表态:“美国不排除派遣军队参与乌克兰维和任务。”

  这一立场与他此前主张“减少美军海外介入”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,被《》称为“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戏剧性转折”。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博弈。

  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后,急于通过推动俄乌和平进程兑现竞选承诺,巩固国内保守派支持。其次,欧洲领导人的集体施压起到关键作用—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前明确表示,欧洲需要美国在安全保障上的“实质性承诺”,否则将难以说服成员国继续加大对乌援助。

  此外,泽连斯基团队在会前提交的秘密文件显示,乌克兰已同意在未来安全协议中纳入“允许西方驻军”条款,这为特朗普的立场转变提供了谈判空间。

  但特朗普的承诺设置了明确前提:欧洲必须“走在安全保障的前线”。他在多边会谈中强调,美国将提供“协助性支持”,但主导权应归属于地理位置更近的欧洲国家。

  这一表态引发法德等国的微妙反应:德国总理默茨在会后记者会上表示,欧洲愿意承担主要责任,但“美国的核保护伞不可或缺”;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呼吁建立“欧洲-美国联合安全机制”,试图平衡双方责任。

  特朗普在会晤中反复提及的“美俄乌三边会晤”,成为贯穿全天谈判的核心议题。他在与泽连斯基的双边会谈中透露,已通过国务卿鲁比奥向普京转达会晤提议,并计划在未来一周内敲定具体日期。

  这一构想源于特朗普的商人思维——他希望通过亲自斡旋俄乌冲突,为自己塑造“和平缔造者”的政治形象,同时为2026年中期选举积累筹码。 但这盘棋局面临多重变数。

  普京的态度。尽管特朗普声称“普京对三方会谈持开放态度”,但俄罗斯总统在克里姆林宫会议上仅表示“愿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”,并未明确提及三方机制。

  更复杂的是欧洲的介入。马克龙在多边会谈中提出“四边会谈”构想,建议纳入一位欧洲领导人以平衡各方利益,但被特朗普以“程序复杂”为由婉拒。芬兰总统斯图布则利用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,私下建议将三边会谈地点选在赫尔辛基,试图为欧洲争取更多话语权。

  此次华盛顿之行的特殊之处,在于泽连斯基并非独自赴会——英国首相斯塔默、法国总统马克龙、德国总理默茨等七位欧洲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,与他同机抵达安德鲁斯空军基地。这种“集体陪护”策略源于欧洲对美乌关系失控的担忧。

  今年2月的冲突后,欧盟内部评估认为,必须通过“近距离监督”确保美国不会单方面向俄罗斯妥协。 欧洲的介入体现在多个层面。首先是情报协调。

  芬兰总统斯图布利用与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友关系,在会前向美方传递欧洲对安全保障机制的具体诉求,包括“建立由欧盟主导的监督机构”。其次是经济施压。

  冯德莱恩在多边会谈中暗示,若美国不加大对乌援助,欧洲可能减少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,转而寻求与卡塔尔的合作。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迫使特朗普在安全承诺上作出让步。

  但欧洲内部并非铁板一块。德国总理默茨在会谈中坚持“先停火再谈判”的立场,与特朗普主张的“直接达成全面和平协议”产生分歧。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则提出“类北约第五条”的安全保障方案,建议对乌克兰遭受的攻击采取集体防御措施,但这一构想因普京明确反对而陷入僵局。

  这种立场分化显示,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仍需进一步协调立场。 当暮色笼罩白宫南草坪时,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握手定格在镁光灯下。

  这场持续近5小时的外交博弈,表面上是泽连斯基通过着装与语言策略哄得特朗普欢心,实则是大国角力、地缘政治重构的缩影。

搜索